单位犯罪追缴工资是指用人单位犯有欺诈,拖欠工资或以其他方式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导致劳动者无法获得应得的工资。面对这种情况,劳动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进行追缴工资。以下是单位犯罪追缴工资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应对措施:
一、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拖欠劳动者工资,工资应当按月支付。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拖欠工资、欺诈等行为有所规定,这些行为构成犯罪时,法律将严惩犯罪分子。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了劳动争议的解决程序,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工资追缴。
二、应对措施:
1. 保留证据:劳动者应当保留有关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证据,包括合同、工资条、打卡记录等,以便之后时提供证明。
2. 寻求帮助:劳动者可以向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或工会等相关部门寻求帮助,进行申诉和投诉。
3. 提起诉讼: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问题无法通过协商解决,劳动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缴工资。法院将会依法审理案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 寻求法律援助:如果劳动者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支付律师费用,可以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以便得到专业法律援助。
5. 参与调解仲裁:劳动者还可以选择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用人单位进行调解仲裁,追缴应得的工资。
6. 采取其他措施:除了上述措施,劳动者还可以通过舆论监督、集体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单位犯罪追缴工资是一种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劳动者应当保护自己的权益,依法。在追缴工资过程中,应当注意合法合规,积极寻求帮助,并坚持到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用人单位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劳动者的权益,共同为实现和谐劳动关系而努力。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