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可以根据以下情况进行撤销:
一、约定的终止条件或者履行期限已到。合同中如果规定了终止条件或履行期限,当终止条件达到或履行期限到达时,合同自动终止。
二、合同中包含了一定条件的(附条件的)约定,一方未履行自己的条件,导致无法履行时,另一方可以要求撤销合同。
三、合同中规定或者约定了撤销的条件,当条件出现时,可以撤销合同。
四、一方违反了合同的约定,严重影响了合同的实现,给另一方造成损失,可以请求解除合同。
五、撤销权利人主张撤销权时效。合同法规定,撤销权利人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时,依据约定的期限或者权利义务的性质,在一定的期限内主张撤销权。超过期限后,撤销权利可能会受到限制。
一般来说,合同过了一年后并不能随意撤销,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法律规定来判断。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当认真考虑合同的内容,并避免合同中的漏洞和风险,以免发生纠纷。如果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问题,应当及时与对方协商解决,也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