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劳动工伤 >> 工伤鉴定 >> 百科详情

失去劳动能力如何鉴定

2024-04-07 劳动工伤 责编:爱法小站 6229浏览

失去劳动能力鉴定是指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因疾病、意外、职业病等原因导致劳动力丧失或部分丧失的劳动者进行评估和认定,确定其劳动能力程度,评估劳动者因此遭受的损失和享受的权益,为劳动者提供相应的救济和保障措施。下面就失去劳动能力如何鉴定进行详细介绍。

失去劳动能力如何鉴定

一、鉴定依据

1. 《劳动能力鉴定暂行规定》

《劳动能力鉴定暂行规定》是全国劳动能力鉴定的基本法规,其中规定劳动能力鉴定的范围、程序、原则等内容,是劳动能力鉴定的重要依据。

2. 《社会保险法》

《社会保险法》规定,劳动者因工伤、职业病或者非因工致残,造成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按照规定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社保部门根据鉴定结果确定相关待遇的发放。

3. 《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企业应当自索赔申请之日起15天内组织工伤鉴定,鉴定的范围包括伤残等级鉴定;符合条件的伤残职工应当享受工伤保险金待遇。

二、鉴定程序

1. 提交申请

劳动者或其法定代理人、直系亲属需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时需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如病历、体检报告等。

2. 鉴定评估

鉴定机构会派出一组评估人员对劳动者进行面对面的评估和测试,评估内容包括身体和心理状况、职业技能等方面。

3. 鉴定报告

鉴定机构根据评估结果写出鉴定报告,附上鉴定结论和证明材料,评估结果通常包括:劳动能力丧失或部分丧失程度(百分比)、工资损失和适当的救济措施,如伤残津贴、福利补贴等。

4. 鉴定复查

若劳动者不满意鉴定结果,或鉴定机构认为评估结果不太确定,可以进行鉴定复查。

三、鉴定注意事项

1. 申请时应提供准确、详细的证明材料,否则可能会影响鉴定结果。

2. 劳动者应严格遵守鉴定程序。

3. 鉴定机构必须公正、客观地进行评估和鉴定,不能因故意降低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评估结果,否则将会受到法律制裁。

综上所述,失去劳动能力鉴定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救济劳动者的损失,鉴定时需要进行申请、评估、鉴定报告等一系列程序,并且鉴定机构必须公正、客观的进行评估和鉴定,才能保证评估结果和劳动者的匹配。

文章标签: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工伤职工本人:因工受伤或患职业病的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或影响劳动能力的,可主动提出鉴定申请。 2. 用人单位:职工所在单位有义务为符合条件的工伤职工
    2025-07-29 611浏览
  • 工伤鉴定不构成伤残的赔偿和处理方式如下:1. 医疗费用赔偿 工伤职工治疗期间的医疗费用(包括挂号费、检查费、药品费、手术费等)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药品目录和住院服务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全额报销。若
    2025-07-28 157浏览
  • 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填写完成后,需根据申请人身份和所在地区的具体流程提交至以下机构或部门:1.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多数情况下,申请人需将材料提交至当地社保局或工伤保险经办窗口(如属工伤鉴定)。部分地区要求通
    2025-07-27 6595浏览
  • 劳动能力鉴定并非单纯依靠仪器鉴定,而是结合医学检查、功能评估和专家判断的综合性评估过程。其核心在于评估劳动者因工伤或职业病导致的劳动能力丧失程度和功能障碍情况,主要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劳动能力鉴定
    2025-07-26 1821浏览
  • 栏目推荐
  • 工伤回家住院的报销流程及注意事项如下:1. 工伤认定 首先需确认工伤已由用人单位或职工本人向当地工伤保险行政部门申请认定,并取得《工伤认定决定书》。这是报销的前提条件,未认定为工伤的医疗费用无法通过工伤保
    2025-07-22 3183浏览
  • 在呼和浩特市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可通过以下渠道和流程办理: 一、鉴定机构 1. 呼和浩特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东街87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 电话:0471-5181302 该机构是官方指定
    2025-07-22 劳动能力鉴定 592浏览
  • 工伤认定失败后起诉的时限及成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需结合法律程序、证据充分性和个案具体情况分析。以下是关键要点: 一、起诉时限1. 行政复议 - 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上一级人社部门
    2025-07-22 工伤认定 4849浏览
  • 栏目热点
  • 劳动争议仲裁主要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该法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是中国处理劳动争议的专门性法律。其核心内容和相关法律依据包括以下方面:1. 法律定位 该法明确了劳动争
  • 未入职解除劳务合同怎么赔偿

    查看详情

    未入职解除劳务合同怎么赔偿
  • 工伤不认定赔偿怎么办

    查看详情

    工伤不认定赔偿怎么办
  • 全站推荐
  • 劳务合同是雇主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文件,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存在一些套路,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套路和应对方法:1. 模糊合同条款 有些劳务合同故意使用模糊或笼统的词语,例如“根据
    2025-08-12 1137浏览
  • 在中国刑法中,“妇女”一般指已满14周岁的女性,这一概念与刑事责任年龄、性自主权保护等法律规定密切相关,具体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分析:1. 刑事责任年龄的关联 根据《刑法》第17条,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2025-08-12 3764浏览
  • 关于怀孕及分娩期间的医院抚养费处理,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法律、保险政策及个人经济状况,以下为详细分析: 一、 医保报销与生育保险1. 生育保险覆盖范围 中国生育保险(职工社保组成部分)通常涵盖产前检查、住
    2025-08-12 958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