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刑法知识 >> 刑罚 >> 百科详情

中国为什么是死刑

2025-06-20 刑法知识 责编:爱法小站 4357浏览

中国保留死刑是基于以下多方面的法律、社会和文化考量:

中国为什么是死刑

1. 法律传统与刑法体系

中国刑法受传统中华法系影响,历史上"偿命"等观念根深蒂固。现行《刑法》明确死刑适用于"最严重的罪行",如故意、暴力恐怖犯罪、等恶性案件。死刑的存在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通过严厉惩处极端犯罪维护刑法威慑力。

2. 社会现实需求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在转型期面临复杂社会治安形势。死刑对震慑暴力犯罪、犯罪等具有特殊作用。实证研究表明,死刑判决在特定时期降低了严重犯罪率,如2000年代初期针对犯罪的严打显著遏制了边境活动。

3. 司法程序控制

中国通过严格程序限制死刑适用:

死刑复核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2007年起)

设立死缓制度(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2011年取消13项经济犯罪死刑罪名

2020年刑法修正案(十一)进一步限制死刑适用

4. 民意基础与文化认同

多项调查显示,超过70%中国民众支持保留死刑。这种态度与儒家"除恶务尽"传统及当代对公共安全的诉求密切相关。被害人亲属的报应正义诉求也在司法实践中被纳入考量。

5. 国际比较视角

中国死刑政策与日本、美国等保留死刑的国家存在共性,均强调国家主权下的刑事司法自主权。联合国《公民权利公约》虽倡导废除死刑,但允许成员国根据国情保留。

补充知识:中国近年推动"少杀慎杀"改革,死刑执行数量已大幅下降(2016年起停止公布具体数据)。注射死刑逐步取代决,体现刑罚人道化趋势。法学界对死刑存废的讨论持续进行,但短期内全面废除尚不具备社会条件。

文章标签:死刑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缓刑人员在判决生效后若对判决结果不服,有权依法提出上诉。以下是相关法律程序及注意事项:1. 上诉主体与期限 缓刑犯或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可在收到一审判决书后10日内(裁定为5日)向原审法院或上一级法院提交上诉
    2025-08-04 8130浏览
  • 古代死刑采用"问斩"形式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法理象征意义"问斩"包含"审判"与"执行"双重程序,"问"代表官府审判权的最终确认,"斩"象征王法的终极制裁。这种仪式化的处决方式强化了"明正典刑"的司法权威,通过公
    2025-08-04 1987浏览
  • 起诉离婚与缓刑属于完全不同的法律范畴,涉及不同的法律程序和法律后果,二者无直接关联。以下是具体分析:1. 离婚诉讼的审理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民事诉讼法》,普通离婚案件的一审程序通常在3至
    2025-08-03 9505浏览
  • 在中国刑法中,的认定主要依据《刑法》第六十五条和第六十六条,与单次刑事拘留的时长无直接关系,而是关注前罪与后罪的性质、刑罚执行情况及时间间隔。具体要点如下:1. 普通 - 前罪与后罪均必须是故意犯罪。 - 前
    2025-08-03 7995浏览
  • 栏目推荐
  • 诈骗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主要规定于第266条,同时涉及其他相关条款及司法解释。以下是具体内容及相关扩展:1. 刑法第266条(核心条款) 明确规定诈骗罪构成要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
    2025-07-26 539浏览
  • 监狱减刑的执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程序严谨且具有严格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1. 减刑的法定条件 - 确有悔改表现:罪犯需认罪悔罪,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
    2025-07-26 751浏览
  • 共同犯罪中的退赔问题涉及多名犯罪人对被害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或按份责任,具体处理需结合刑法、司法解释及司法实践。以下从法律依据、责任划分、程序要点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法律依据与责任原则1. 连带责任基础
    2025-07-26 1399浏览
  • 栏目热点
  • 在中国《刑法》中,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犯罪形式。过失犯罪分为以下两类:1. 疏忽大意的过失 行
  • 刑法中刑罚有哪些积极功能

    查看详情

    刑法中刑罚有哪些积极功能
  • 无期徒刑要多久才能假释

    查看详情

    无期徒刑要多久才能假释
  • 全站推荐
  • 工伤认定过程中是否需要证人证言,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主要取决于案件证据充分性、争议性以及当地人社部门的要求。以下是详细说明:1. 原则上非必需但视情况补充《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九条仅规定用人单位、职工或其近
    2025-07-28 2523浏览
  • 在刑法体系中,某些行业或行为因涉及违法犯罪而被明文禁止,但其暴利性仍可能吸引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以下从法律角度分析几类高风险“赚钱”领域及其法律后果:1. 类犯罪 - 制毒:刑法第347条明确规定了、贩卖、运输、
    2025-07-28 1554浏览
  • 签署赡养协议是规范赡养义务的重要法律行为,需结合法律程序和情感协商,以下为具体步骤与注意事项: 一、明确协议主体与内容1. 主体资格 协议双方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赡养人通常为子女或其他法定义务人,被赡
    2025-07-28 8120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