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刑法知识 >> 犯罪 >> 百科详情

共同犯罪的认定规定是什么

2025-06-16 刑法知识 责编:爱法小站 5584浏览

共同犯罪的认定规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核心是二人以上基于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以下是认定要点及扩展分析:

共同犯罪的认定规定是什么

一、主体要件

1. 二人以上

- 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但需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 若一方无责任能力(如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或精神病人),仅另一方不成立共同犯罪,可能构成间接正犯。

2. 责任能力差异

- 部分共犯人可能因年龄或精神状态免责,但不影响其他共犯的定罪。例如,成年人教唆未成年人犯罪,成年人仍成立教唆犯。

二、主观要件

1. 共同故意

- 各共犯人须对犯罪行为及结果具有明知和希望/放任的态度。

- 双向意思联络:共犯人之间需存在犯意沟通,若仅有单向犯意传递(如片面共犯),我国通说不认定为共同犯罪,但可能单独定罪。

2. 故意内容的一致性

- 不要求故意内容完全一致,但需在犯罪构成要件范围内重合。例如,甲意图伤害、乙意图,在故意伤害范围内成立共犯。

3. 过失不构成共犯

- 我国刑法不承认共同过失犯罪(《刑法》第25条第2款),但可能分别定罪。

三、客观要件

1. 共同行为

- 行为形式包括实行、组织、教唆、帮助等,分工不影响共犯认定。

- 不作为共犯:负有共同作为义务者均不作为,可成立共同犯罪(如共同监护人对被监护人受害的不作为)。

2. 行为与结果的因果性

- 各共犯人的行为需对犯罪结果具有物理或心理上的促进作用。

四、特殊情形认定

1. 实行过限

- 共犯人超出共同故意范围的行为,其他共犯不担责。例如,共同盗窃中一人单独实施暴力转化抢劫,其他共犯仅定盗窃。

2. 承继共犯

- 中途加入犯罪者,仅对加入后的行为及结果负责。如甲实施抢劫,乙中途参与帮助,乙不对甲之前的暴力行为负责。

3. 共犯与身份犯

- 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共同实施身份犯罪(如贪污),可成立共犯,但无身份者依身份犯的从属性质定罪。

五、刑事责任承担

1. 部分实行全部责任

- 共犯人需对整体犯罪结果负责,但在量刑时可考虑作用大小(、从犯、胁从犯)。

2. 教唆犯的特殊规定

- 教唆他人犯罪者按其在犯罪中的作用处罚;教唆未遂(被教唆者未犯罪)可从轻或减轻处罚(《刑法》第29条)。

3. 单位共同犯罪

- 单位与自然人或其他单位共同故意犯罪,均可能构成共犯,需区分直接责任人员。

扩展:共同犯罪的学理争议

1. 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

- 我国采部分犯罪共同说,即共犯人仅在重合的犯罪构成内成立共犯。

2. 共犯从属性与独立性

- 我国刑法倾向于二重性说,教唆、帮助犯的成立需以正犯实施犯罪为前提,但处罚具有独立性。

司法实践中还需结合具体案情,考量主观恶性、行为关联性等因素综合认定。

文章标签:共同犯罪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单位犯罪责任人的认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至第三十一条及相关司法解释,需综合以下因素确定: 一、责任主体范围1.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 通常指单位决策层人员,如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等,其对
    2025-08-09 9344浏览
  • 在中国刑法中,诈骗罪的共同犯罪规定主要涉及以下条款及相关法律解释:1. 刑法第二十五条 明确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诈骗罪的共同犯罪适用该条款,要求参与者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如通谋)和分工协
    2025-08-09 5709浏览
  • 事业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处缓刑的法律后果及应对措施如下: 一、刑事法律后果1. 人事处理依据 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規定》第22条,被判处缓刑属于"受到刑事
    2025-08-08 8673浏览
  • 共同犯罪行为是指二人以上在主观上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在客观上实施相互配合的犯罪行为。以下是共同犯罪行为的核心要素及扩展分析:1. 主体要件 共同犯罪要求至少两人以上,且均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若一方为无刑事责
    2025-08-08 2147浏览
  • 栏目推荐
  • 死刑作为一种极端的刑罚形式,其存在根植于复杂的历史、法律、哲学和社会背景。以下是其主要成因及相关的扩展分析: 一、历史与传统沿革1. 古代法律的延续 死刑是人类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早在《汉谟拉比法典》《唐律
    2025-07-21 死刑 6060浏览
  • 犯罪构成的判断是刑法理论中的核心问题,通常以“四要件”或“三阶层”理论为基础。以下从中国刑法通说(四要件)展开具体分析,并结合实务要点: 一、犯罪客体指刑法保护的被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需具体化判断:
    2025-07-20 犯罪构 8357浏览
  • 中国刑法中的死刑执行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和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等规定,具体执行要点如下:1. 死刑核准程序 死刑案件必
    2025-07-20 死刑 2537浏览
  • 栏目热点
  • 纯正的单位犯罪是指只能由单位构成、不能由自然人单独实施的犯罪。根据中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以下是典型的纯正单位犯罪类型及其法律要点:1. 单位受贿罪(刑法第387条)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等国有单位,索取或
  • 死刑的规定有什么

    查看详情

    死刑的规定有什么
  • 单位写无犯罪证明怎么开

    查看详情

    单位写无犯罪证明怎么开
  • 全站推荐
  • 专利使用权转让的年限由双方协商约定,具体期限取决于专利类型、技术生命周期及合同条款。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1. 法律框架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条明确规定专利权及使用权均可转让,但未硬性规定期限。
    2025-07-31 4612浏览
  • 主张合同债权抵销的法律依据及操作要点 一、法定抵销要件 1. 互负债务:双方需互负合法、有效的金钱或同种类标的物之债。例如,A公司欠B公司货款,B公司同时欠A公司服务费,且均为债务。 2. 标的物同种类:债务标的需为
    2025-07-31 9019浏览
  • 在中国,即使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仍然可以进行工伤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以下是关键点分析:1. 事实劳动关系成立 即使未签订书面合同,只要存在实际用工行为(如工资支付
    2025-07-31 3260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