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单位犯罪记录的记载重点
根据《刑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单位犯罪的主要记录内容包括:
(1)单位名称、住所、负责人信息。这是确定单位犯罪主体身份的基本信息。
(2)犯罪事实。包括犯罪的时间、地点、方式、手段、动机及目的等具体情况。这是记录单位犯罪行为的核心内容。
(3)法定罪名。根据犯罪事实查找适用的法律条款,确定单位的具体罪名。
(4)判决结果。包括判决机关、判决日期、判决结果(如刑罚种类和幅度)、执行情况等。这反映了单位犯罪的处理结果。
(5)其他需要记录的信息。如单位在案发过程中的表现、认罪态度、是否主动赔偿等。这些信息可能会影响量刑。
3.单位犯罪记录的法律地位及作用
(1)在刑事诉讼中,单位犯罪记录属于重要的证据材料,可用于认定犯罪事实、定性罪名、量刑等。
(2)在执行阶段,单位犯罪记录可用于确定罚金数额、监督执行情况等。
(3)在日后的行政许可、资质审查等工作中,单位犯罪记录也可能成为重要参考依据。
(4)单位犯罪记录还可能影响其在社会声誉、商业信用等方面的评判。
4.单位犯罪记录的保存和查阅
(1)根据法律规定,单位犯罪记录由审判机关或执法部门负责保存。保存期限一般为永久。
(2)单位犯罪记录的查阅权主要归属于司法机关和相关行政部门。被告单位及其利害关系人也可以依法查阅相关记录。
(3)单位犯罪记录的查阅受到一定的限制,主要考虑案件性质、涉及对象等因素。需经审慎审查后方可提供。
综上所述,单位犯罪记录的记载、保存和查阅等方面都受到法律的严格规范,在刑事司法、行政管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相关主体都应当依法妥善处理好单位犯罪记录的各项事宜。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