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追溯期规定是指犯罪行为发生后,法律规定的对该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时限。一般来说,追溯期的长短和罪行的严重程度、犯罪的性质等有关。以下是具体规定:
1.犯罪的追诉时效
犯罪的追诉时效是指从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到刑事起诉时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条的规定,普通危害罪、财产犯罪、非法拘禁罪、强制猥亵、侮辱、诽谤、妨害作证、合同诈骗等罪行的追诉时效为5年;以暴力或者其他严重手段强迫女子、强迫未成年人、嫖宿、组织等罪行的追诉时效为10年;抢劫、抢夺、贩卖、、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挪用公款、行贿等罪行的追诉时效为15年;恐怖主义、战争罪、危害国家安全罪、贪污罪、贿赂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等罪行的追诉时效没有时限。
2.犯罪的逮捕时效
犯罪的逮捕时效是指从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到公安机关逮捕时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4条的规定,普通危害罪、财产犯罪、非法拘禁罪、强制猥亵、侮辱、诽谤、妨害作证、合同诈骗等罪行的逮捕时效为2年;以暴力或者其他严重手段强迫女子、强迫未成年人、嫖宿、组织等罪行的逮捕时效为4年;抢劫、抢夺、贩卖、、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挪用公款、行贿等罪行的逮捕时效为7年;恐怖主义、战争罪、危害国家安全罪、贪污罪、贿赂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等罪行的逮捕时效没有时限。
3.犯罪的判决时效
犯罪的判决时效是指从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到法院判决时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59条的规定,普通危害罪、财产犯罪、非法拘禁罪、强制猥亵、侮辱、诽谤、妨害作证、合同诈骗等罪行的判决时效为10年;以暴力或者其他严重手段强迫女子、强迫未成年人、嫖宿、组织等罪行的判决时效为15年;抢劫、抢夺、贩卖、、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挪用公款、行贿等罪行的判决时效为20年;恐怖主义、战争罪、危害国家安全罪、贪污罪、贿赂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等罪行的判决时效没有时限。
犯罪的追溯期主要和罪行的严重程度、犯罪的性质等有关,需要根据不同罪行进行具体规定。同时,在刑法的执行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很多其他因素,比如证据、犯罪嫌疑人的逃亡等。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确定具体的追溯期。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