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刑法知识 >> 刑法 >> 百科详情

刑法的追溯期是多少条规定

2024-04-19 刑法知识 责编:爱法小站 2852浏览

刑法的追溯期规定是指犯罪行为发生后,法律规定的对该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时限。一般来说,追溯期的长短和罪行的严重程度、犯罪的性质等有关。以下是具体规定:

刑法的追溯期是多少条规定

1.犯罪的追诉时效

犯罪的追诉时效是指从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到刑事起诉时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条的规定,普通危害罪、财产犯罪、非法拘禁罪、强制猥亵、侮辱、诽谤、妨害作证、合同诈骗等罪行的追诉时效为5年;以暴力或者其他严重手段强迫女子、强迫未成年人、嫖宿、组织等罪行的追诉时效为10年;抢劫、抢夺、贩卖、、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挪用公款、行贿等罪行的追诉时效为15年;恐怖主义、战争罪、危害国家安全罪、贪污罪、贿赂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等罪行的追诉时效没有时限。

2.犯罪的逮捕时效

犯罪的逮捕时效是指从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到公安机关逮捕时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4条的规定,普通危害罪、财产犯罪、非法拘禁罪、强制猥亵、侮辱、诽谤、妨害作证、合同诈骗等罪行的逮捕时效为2年;以暴力或者其他严重手段强迫女子、强迫未成年人、嫖宿、组织等罪行的逮捕时效为4年;抢劫、抢夺、贩卖、、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挪用公款、行贿等罪行的逮捕时效为7年;恐怖主义、战争罪、危害国家安全罪、贪污罪、贿赂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等罪行的逮捕时效没有时限。

3.犯罪的判决时效

犯罪的判决时效是指从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到法院判决时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59条的规定,普通危害罪、财产犯罪、非法拘禁罪、强制猥亵、侮辱、诽谤、妨害作证、合同诈骗等罪行的判决时效为10年;以暴力或者其他严重手段强迫女子、强迫未成年人、嫖宿、组织等罪行的判决时效为15年;抢劫、抢夺、贩卖、、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挪用公款、行贿等罪行的判决时效为20年;恐怖主义、战争罪、危害国家安全罪、贪污罪、贿赂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等罪行的判决时效没有时限。

犯罪的追溯期主要和罪行的严重程度、犯罪的性质等有关,需要根据不同罪行进行具体规定。同时,在刑法的执行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很多其他因素,比如证据、犯罪嫌疑人的逃亡等。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确定具体的追溯期。

文章标签:追溯期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刑法中诽谤罪的认定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及相关司法解释,结合客观行为和主观意图综合判断,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捏造事实 行为人必须存在故意捏造虚假事实的行为。虚构的内容需具有具体性
    2025-07-29 8239浏览
  • 刑法作为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基本法律,其核心目的是通过国家强制力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理解刑法规定需把握以下要点:1. 罪刑法定原则(刑法第3条) 刑法明确"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这
    2025-07-29 6558浏览
  • 渎职罪是我国《刑法》中针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行为设定的罪名,主要规定在《刑法》第九章(第397条至第419条),根据行为性质和危害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滥用职权类犯罪1. 滥用职权罪(第397条)
    2025-07-28 7820浏览
  • 在刑法体系中,某些行业或行为因涉及违法犯罪而被明文禁止,但其暴利性仍可能吸引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以下从法律角度分析几类高风险“赚钱”领域及其法律后果:1. 类犯罪 - 制毒:刑法第347条明确规定了、贩卖、运输、
    2025-07-28 1554浏览
  • 栏目推荐
  • 中国刑法中与女性相关的条文主要涉及对女性权益的特殊保护以及对侵害女性权益行为的惩处,涵盖性犯罪、人身权利保护、家庭暴力等方面。以下是具体内容及相关扩展:1. 罪(刑法第236条) 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妇女的
    2025-07-20 刑法 508浏览
  • 关于减刑与退赔的交纳问题,需结合《刑法》《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执行,具体要点如下:1. 退赔的法律性质 退赔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将违法所得退还被害人,或赔偿其经济损失。《刑法》第64条规定,犯
    2025-07-19 3856浏览
  • 单位犯罪行为的罪名界定涉及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的多个关键要素,需结合法律规定、构成要件及司法解释综合判断,具体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法律依据与定义1. 《刑法》第30-31条规定 单位犯罪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2025-07-19 1343浏览
  • 栏目热点
  • 共同犯罪人在中国刑法中依据其参与犯罪的行为性质和作用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1. 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需对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承担刑事责任,刑法第26条明确规定其处罚较重。例如,犯
  • 刑法侮辱先烈怎么处理

    查看详情

    刑法侮辱先烈怎么处理
  • 假释人员名单怎么查询

    查看详情

    假释人员名单怎么查询
  • 全站推荐
  • “窒息而亡的刑法”通常指古代或某些极端司法体系中使用的以窒息方式处决犯人的刑罚手段,属于死刑的一种残酷执行方式。以下是相关要点及扩展说明:1. 历史与类型 - 绞刑:最普遍的窒息刑,通过绳索勒紧颈部,压迫气
    2025-07-31 2585浏览
  • 在经济困难或失去收入来源的情况下,履行赡养义务可能面临较大压力,但可通过以下途径妥善应对:1. 协商调整赡养方案 与需要赡养的父母或其他亲属坦诚沟通,说明当前经济状况,争取达成临时或长期的赡养费调整协议。
    2025-07-30 3576浏览
  • 我国商标保护采取的主要原则如下: 1. 注册原则(先申请原则) 我国采用商标注册制度,商标权通过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注册取得,而非基于使用。在先申请者享有优先权,即“先申请先得”。例外情形是驰名商标的保护
    2025-07-30 5627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