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组团犯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通过共同分工,共同协作,组织、策划、实施犯罪行为的行为。
对于单位组团犯罪的处罚,在我国刑法中明确规定了相关法律条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法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法人的刑事责任,适用罚金、没收财产等刑事制度。”这意味着对于单位组团犯罪,相关单位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可能受到罚金、没收财产等刑事处罚。这一条文为单位组团犯罪的惩治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追究责任人刑事责任。在单位组团犯罪中,一般会涉及到多名责任人员的参与,如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等。根据我国刑法第三十二条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一)犯罪事实主要在国境外;
(二)犯罪事实涉及外国的,同时又不属于我国主管的领域;
(三)犯罪事实主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河南县(区)之内,但又涉及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
(四)犯罪事实主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之内,但又涉及国家各部委、各单位等的。”
根据刑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违犯单位组团犯罪的责任人员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没收违法所得。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违法所得就是所有人不折不扣通过犯罪所取得的财产和其他利益。” 如果单位组团犯罪的行为得到了迪以所得,部分或全部将被依法没收。这种处罚将削弱犯罪分子的经济基础,从而起到震慑作用。
四、注销企业资格。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之规定:“注销企业法人资格,是指法人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应当予以惩罚,同时依法吊销企业法人资格或者撤销企业登记的这一法律后果。” 对于单位组团犯罪的情况,如果单位行为违反了法律法规,情节严重,将考虑注销该单位的企业资格,即吊销企业法人资格或撤销企业登记。
五、吊销相关执照和许可证。根据《单位信用高风险行为黑名单管理规定》第三十五条,单位被列入信用高风险行为黑名单后,则可以依法吊销相关执照和许可证。
总之,单位组团犯罪所涉及的主体较多,处理起来比较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单位的法人责任和个人的刑事责任。相关制度的完善和执行的严格将有助于预防和打击单位组团犯罪。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