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欺诈签订的合同如何证明,需要具体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1. 合同欺诈的事实认定
合同欺诈的事实认定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 合同订立过程中存在虚假陈述或隐瞒重要事实。如一方对合同标的物的性能、使用条件等作出虚假陈述,或隐瞒合同标的物存在的重大瑕疵。
(2) 这些虚假陈述或隐瞒事实是为了诱骗对方签订合同。
(3) 对方当事人确实因此受骗签订了合同。
(4) 合同订立后,受骗方的利益遭受实际损害。
这些事实可以通过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如合同谈判过程的录音录像、书面文件、证人证言等进行证明。
2. 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证明合同存在欺诈瑕疵成功后,受骗方可以主张合同无效。根据《民法典》第152条的规定,合同无效后,各方当事人应当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财物,并应当赔偿对方因此受到的损失。
同时,如果欺诈行为构成犯罪,受骗方还可以依法追究施加欺诈的一方的刑事责任。
3. 诉讼时效的计算
对于合同欺诈行为,其诉讼时效一般为2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欺诈行为之日起计算。
以上就是合同欺诈的基本认定要素和法律后果。在具体案件中,受骗方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全面收集证据,充分论证合同订立过程中存在的虚假陈述或隐瞒事实,以证明合同确实存在欺诈瑕疵,进而主张合同无效并要求相应的法律救济。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