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工发生工伤后,可以享受到以下几种工伤待遇:
1. 医疗费用
工伤职工在工伤康复期间发生的合理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包括:
- 住院期间的床位费、护理费、检查费、治疗费、药品费等;
- 门诊期间的检查费、治疗费、药品费等;
- 必需的交通费和生活补助费等。
2. wage-replacement benefits
工伤职工在工伤康复期间的工资待遇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 暂时丧失工作能力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可以享受工资全额待遇;
- 在工伤认定后到确定工伤等级前的期间,可以按工资全额支付;
- 经工伤鉴定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按一定比例享受伤残待遇津贴。
3.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
工伤职工经过治疗,治愈后遗症轻微,恢复原有劳动能力的,可以一次性获得工伤医疗补助。补助标准为本人工资总额的10%至30%不等。
4.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工伤职工经鉴定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标准根据伤残等级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为24个月至120个月的工资。
5. 供养亲属补助
工伤职工因工死亡的,其生前直系亲属可以获得供养亲属补助。补助标准为被供养人生前平均工资的一定倍数,具体根据被供养人的数量而定。
6.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工伤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可以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工伤期间的工资待遇可以计入养老保险基数。
7. 其他待遇
除上述主要待遇外,工伤职工还可以获得工伤康复费、工伤预防费、工伤保险administrative费用等支持。
总的来说,我国工伤保险制度为工伤职工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保障。通过各项工伤待遇的落实,有利于保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企业和职工应当积极参保,切实享受工伤保险带来的实际利益。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