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刑法知识 >> 刑法 >> 百科详情

三国时的刑法叫什么

2025-07-13 刑法知识 责编:爱法小站 995浏览

三国时期的刑法主要继承和发展了汉代的律令体系,在此基础上有所损益,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法律制度。以下是三国时期刑法的核心内容及特点:

三国时的刑法叫什么

1. 基本法典

魏、蜀、吴三国均以汉《九章律》为基础制定本国律法。曹魏在汉律基础上修订《新律》(又称《魏律》),共18篇,首次将《刑名》篇置于律首,确立总则性条款,影响后世立法。蜀汉沿用汉律但加以简化,称《蜀科》;东吴则制定《吴科》,内容多沿袭汉制。

2. 刑罚种类

- 死刑:保留枭首、腰斩、弃市等,曹魏增设"汙潴""枭菹"等酷刑。

- 肉刑:部分恢复黥(刺面)、劓(割鼻)、刖(断足)等肉刑,但因争议未能全面推行。

- 劳役刑:如髡钳城旦舂(剃发戴枷服苦役)、完城旦(仅服役不毁肤)等。

- 流放:称"徒边"或"迁刑",用于权贵减死一等。

3. 罪名体系

- 十恶雏形:曹魏将"不道""不敬"等重罪单独列出,为后世"十恶"起源。

- 军事犯罪:擅退、逗留、失期等战场罪名严惩,反映战乱时代特点。

- 连坐制度:谋反等重罪株连三族,诸葛亮诛马谡时亦"戮其子"。

4. 司法特点

- 刑讯合法化:"拷讯"制度化,但规定"拷不过二百"。

- 八议入律:曹魏将西周"八辟"写入法典,确立贵族司法特权。

- 赦宥频繁:战乱中常以赦令收拢人心,如曹操在位21年赦令15次。

5. 地域差异

蜀汉承袭汉代"春秋决狱"传统,重视儒家经义判案;东吴因江南宗族势力强大,地方豪强常干预司法;曹魏辖区广,律学发达,涌现刘劭等律学家。

三国刑法上承秦汉、下启魏晋,其立法技术(如魏律体例)与刑罚思想(如"严法治乱世")对《晋律》及南北朝立法影响深远,是中国法律史从秦汉体系向隋唐体系过渡的关键环节。

文章标签:刑法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刑法中诽谤罪的认定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及相关司法解释,结合客观行为和主观意图综合判断,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捏造事实 行为人必须存在故意捏造虚假事实的行为。虚构的内容需具有具体性
    2025-07-29 8239浏览
  • 刑法作为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基本法律,其核心目的是通过国家强制力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理解刑法规定需把握以下要点:1. 罪刑法定原则(刑法第3条) 刑法明确"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这
    2025-07-29 6558浏览
  • 渎职罪是我国《刑法》中针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行为设定的罪名,主要规定在《刑法》第九章(第397条至第419条),根据行为性质和危害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滥用职权类犯罪1. 滥用职权罪(第397条)
    2025-07-28 7820浏览
  • 在刑法体系中,某些行业或行为因涉及违法犯罪而被明文禁止,但其暴利性仍可能吸引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以下从法律角度分析几类高风险“赚钱”领域及其法律后果:1. 类犯罪 - 制毒:刑法第347条明确规定了、贩卖、运输、
    2025-07-28 1554浏览
  • 栏目推荐
  • 刑是对刑法基本原理、理论体系及实践应用的系统性研究和阐述。它是刑法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涉及犯罪与刑罚的哲学基础、规范结构、价值取向以及社会功能等多维度的探讨。以下是其主要内容与扩展分析:1. 基础理论范畴
    2025-07-21 刑法论 5159浏览
  • 死刑作为一种极端的刑罚形式,其存在根植于复杂的历史、法律、哲学和社会背景。以下是其主要成因及相关的扩展分析: 一、历史与传统沿革1. 古代法律的延续 死刑是人类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早在《汉谟拉比法典》《唐律
    2025-07-21 死刑 6060浏览
  • 犯罪构成的判断是刑法理论中的核心问题,通常以“四要件”或“三阶层”理论为基础。以下从中国刑法通说(四要件)展开具体分析,并结合实务要点: 一、犯罪客体指刑法保护的被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需具体化判断:
    2025-07-20 犯罪构 8357浏览
  • 栏目热点
  •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是刑法中一种特殊的犯罪形态。其复杂性体现在主观故意、行为分工、责任认定等多个层面,需从法律、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维度分析。一、法律视角下的共同犯罪核心特征 1. 主
  • 缓刑期间什么行为会收监

    查看详情

    缓刑期间什么行为会收监
  • 虚假诉讼单位犯罪罚金多少

    查看详情

    虚假诉讼单位犯罪罚金多少
  • 全站推荐
  • 中国商标法近年来经历了多次修订,最新一次重大修改是2019年实施的《商标法》第四次修正案,主要涉及以下核心内容:1. 恶意注册规制强化明确将"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纳入绝对驳回理由(第四条)引入恶意注册反
    2025-08-13 8814浏览
  • 劳动合同复印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主要取决于以下法律要件和实际使用场景:1. 原件与复印件的法律地位差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书证应当提交原件,复印件作为证据使用时需
    2025-08-13 1866浏览
  • 劳动保障监察制度是国家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而建立的一项行政执法机制,是劳动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与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依据 以《劳动法》《劳动合同
    2025-08-12 3150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