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百科详情

劳动仲裁还有哪些法律规定

2024-06-07 劳动工伤 责编:爱法小站 7458浏览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受到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保护。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法律规定:

劳动仲裁还有哪些法律规定

1. 《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该法第七章专门对劳动仲裁作出了规定。其中明确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解决,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的时间期限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当在受理劳动仲裁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裁决。

2.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该法规定,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范围包括劳动合同纠纷、工资支付、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工伤认定等。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书面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裁决,但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可以延长三十日。劳动仲裁裁决书应当包括争议的事实和争议双方的主张、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及其理由。

3.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意见》的规定。该意见进一步细化了劳动争议仲裁的受理范围、时限要求、程序规范等。比如规定,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开庭时间,不得无故拖延。对于不服仲裁裁决的一方,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 地方性法规的规定。各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也出台了一些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了本地劳动仲裁制度。如北京市出台的《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办法》,就对劳动仲裁的申请条件、程序、裁决等作出了详细规定。

总的来说,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劳动仲裁法律制度,为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仲裁效率偏低、执行难等。今后随着相关法律的不断完善和执行力的提高,相信劳动仲裁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文章标签: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法律途径,其基本规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8年施行)和相关司法解释,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 适用范围 劳动争议仲裁适用于因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履
    2025-06-26 劳动仲裁 3370浏览
  • 审理劳动仲裁案件的判决需严格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案件事实综合裁量。以下为判决的核心要点和相关扩展知识: 一、法律依据与审理原则1. 合法性审查 仲裁庭需确认用
    2025-06-25 8437浏览
  • 面对劳动争议,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步骤和策略维护合法权益:1. 协商解决 首先尝试与用人单位直接沟通,明确争议焦点(如工资拖欠、违约金、加班费等问题),要求出具书面说明。协商时注意保留沟通记录(邮件、录音等)
    2025-06-24 4943浏览
  • 农民劳动仲裁申请书应包括以下核心内容及注意事项:一、文书结构与内容要点1. 基本信息标题:写明"劳动仲裁申请书"申请人信息:需包含姓名、性别、年龄、号、联系方式及户籍地址(特别注明农业户口)被申请人信息:用工
    2025-06-23 仲裁书 5675浏览
  • 栏目推荐
  • 劳动保障相关文章的标题可以从多个角度拟定,以下为不同方向的示例及扩展说明:1. 政策法规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法规全解:从劳动合同到社会保险》 可结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核心法律
    2025-07-25 721浏览
  • 劳动关系协调员的薪酬因地区、资历、公司规模等因素差异较大,以下是具体分析:1. 地区差异 - 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月薪通常在8000-15000元,资深岗位可达20000元以上。 - 二三线城市:月薪范围约为5000-10000元,部
    2025-07-25 协调员 1831浏览
  • 作废劳务合同的撰写需严谨规范,重点包含以下核心内容和注意事项:一、合同作废声明的基本结构1. 标题 明确标注"劳务合同作废声明"或"关于解除并废止XXX劳务合同的协议",注明合同原编号及签订日期。 2. 双方信息 完
    2025-07-25 劳务合同 3677浏览
  • 栏目热点
  • 劳务派遣是一种灵活的用工方式,但涉及法律风险和管理复杂性。要避免潜在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严格审查劳务派遣单位资质 确保派遣公司具备合法经营资格,持有《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并在有效期内。核实
  • 我国劳动争议特点是什么

    查看详情

    我国劳动争议特点是什么
  • 会昌县劳动保障局在什么地方

    查看详情

    会昌县劳动保障局在什么地方
  • 全站推荐
  • 借钱不还是否构成合同诈骗,需结合具体情形依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判断,核心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上是否实施了欺骗行为。以下是关键分析要点: 一、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刑法》第二
    2025-08-11 4619浏览
  • 补签劳动合同后被辞退的赔偿问题需结合《劳动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分析,具体情形及赔偿标准如下: 一、补签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1. 补签的合法性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0条,劳动关系应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
    2025-08-11 6578浏览
  • 在单位犯罪中,小股东若对犯罪行为不知情,其法律责任的认定需结合具体案情和法律规定综合判断。以下是可能的法律后果及应对措施:1. 刑事责任豁免可能性 根据《刑法》第31条,单位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需承担刑事责任。
    2025-08-11 2421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