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法小站,专注于普法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爱法小站 >> 刑法知识 >> 犯罪 >> 百科详情

共同犯罪时效如何计算

2025-07-01 刑法知识 责编:爱法小站 3024浏览

共同犯罪时效计算需结合《刑法》第八十七条至八十九条规定及共同犯罪特殊性,核心要点如下:

共同犯罪时效如何计算

一、时效起算时间

1. 整体原则:以共同犯罪中最后一名共犯的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算。若犯罪呈持续状态(如非法拘禁),则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算。

2. 连续犯/继续犯:从最后一次犯罪行为结束之日起计算,所有共犯均适用同一时效起点。

二、时效期限认定

依据《刑法》第八十七条,按法定最高刑确定追诉期:

不满5年有期徒刑:5年;

5-10年有期徒刑:10年;

无期、死刑:20年(经最高检核准可突破)。

特别注意:共同犯罪中与从犯可能触犯不同罪名,需分别认定时效。例如,构成故意罪(死刑),从犯构成包庇罪(3年以下),则二者时效分别为20年与5年。

三、时效中断与延长

1. 中断情形(《刑法》第八十九条):

- 任何共犯在时效期内再犯新罪,全体共犯的时效从新罪行为终了之日重新计算;

- 部分共犯自首、被采取强制措施,不影响其他共犯时效计算。

2. 延长情形(《刑法》第八十八条):

- 立案后逃避侦查或审判的,不受时效限制;

- 被害人在时效内控告但司法机关未立案的,不受时效限制。

四、特殊问题处理

1. 部分共犯时效届满:若从犯时效先届满,司法机关不得对其追诉,但时效未届满的仍可追诉。

2. 身份犯与非身份犯共犯:如贪污罪中非国家工作人员作为共犯,其时效可能短于国家工作人员。

3. 结果加重犯:伤害致死等加重结果需从结果发生日起单独计算时效。

五、实务争议点

1. 不作为共犯的时效:如监护人共同遗弃,时效从法益侵害危险解除日(如被遗弃人获救)起算。

2. 共犯脱离时效:有效脱离共犯关系者,对其参与部分的时效从脱离时起算。

扩展知识:域外立法比较

德国《刑法》第78条明确规定,共同犯罪时效以正犯行为终了为基准;日本判例则采"个别计算说",允许共犯时效差异。我国司法解释倾向于"整体说",强调共同犯罪行为的关联性。

需注意,刑事时效仅适用于未进入审判程序的案件。案件一旦进入司法程序,不再受时效限制。共同犯罪时效计算的核心在于准确认定"犯罪行为终了日"及共犯责任范围。

文章标签:犯罪时效
本站申明:爱法小站为普法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犯罪构成状况是指刑法规定的、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犯罪客体: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刑法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或法益。例如,故意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2. 犯罪客
    2025-08-18 5178浏览
  • 单位指使员工犯罪涉及复杂的法律责任问题,处理方式需结合具体案情、法律条款及司法实践综合判断。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一、刑事责任的划定1. 单位犯罪的认定 根据《刑法》第30-31条,单位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构成
    2025-08-17 6378浏览
  • 单位财务犯罪是指单位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或单位制度漏洞实施的与经济利益相关的违法行为,主要涉及资金侵占、账务舞弊和职权滥用等。以下是常见的类型及具体表现: 一、贪污类犯罪1. 职务侵占:员工利用管理、经手单
    2025-08-16 3634浏览
  • 酒后犯罪的犯罪构成是指行为人在饮酒后实施违法行为,依据刑法规定应承担刑事责任的要件体系。其核心在于分析醉酒状态对主观故意、客观行为及刑事责任能力的影响,需结合以下要素进行认定:1. 主体要件 行为人需达到
    2025-08-16 5002浏览
  • 栏目推荐
  • 协助犯罪根据具体行为可能构成以下罪名及情形:1. 、贩卖、运输、制造罪(《刑法》第347条) 参与、贩卖、运输、制造中的任一环节,无论分工(如提供资金、场地、工具、技术或协助运输),均可能构成此罪。根据数量及
    2025-07-27 6164浏览
  • 七宗罪(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作为基督教神学的道德概念,本身并未直接被列入现代刑法体系,但其核心思想对法律尤其是刑法的制定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角度分析其与刑法的关联性及其现实延伸:
    2025-07-27 2943浏览
  • 在中国现行刑法中,死刑适用于极少数性质极其恶劣、社会危害性极大的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可能判处死刑的罪名主要包括以下类别: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1. 背叛国家罪(刑法第102条):勾结外
    2025-07-26 6493浏览
  • 栏目热点
  •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组织体以单位名义实施的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行为。其认定和处理需结合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要点: 一、单位犯罪的构成要件1. 主体资格 单
  • 历史上有哪些人用过刑法

    查看详情

    历史上有哪些人用过刑法
  • 世界为什么要有死刑

    查看详情

    世界为什么要有死刑
  • 全站推荐
  • 我国发明专利保护期限为20年,自申请日起计算。以下是相关要点及扩展内容:1.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十二条,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为10年,外观设计专利权为15年,均自申请日起
    2025-07-26 4313浏览
  • 装修合同纠纷的起诉地点应根据纠纷性质、合同约定及法律规定综合确定,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分析: 一、管辖法院的确定依据1. 合同约定优先原则 若合同中明确约定了争议解决方式和管辖法院(如仲裁或诉讼),且约定符合
    2025-07-26 4002浏览
  • 工伤报销到账时间因地区、流程复杂度、材料完整性等因素差异较大,通常分为以下情况:1. 常规流程时间 - 受理审核期:社保经办机构收到完整材料后,通常在15-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部分省市实行快速通道,可能缩短至10
    2025-07-26 8973浏览
  •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